|  | 
	
		|   
		【類別】:網路資源 → 婦幼健康 | 
				
				線上諮詢 | 17449人觀看 |  
		|  |  
		| 回 婦幼健康 | 
                    |  
		|  |  
		| 破除輪狀病毒7大謬誤 |  
		|  |  
		| 	
		
	
		|  |  
		| 全世界5歲以下的嬰幼兒,幾乎都受過輪狀病毒的威脅。預防輪狀病毒,多數的醫師都認為,唯有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才是最佳的方式。因此,並非環境衛生條件好、常洗手,就可以解除輪狀病毒警報。也許你正驚訝,「什麼!常洗手也沒有用?」為什麼會這樣呢? 
 【謬誤1】衛生條件好就不會有「輪狀病毒」?
 
 【澄清】輪狀病毒具高度傳染性,且於乾燥表面依舊仍可生存。
 
 改善整體衛生條件,無法有效預防降低輪狀病毒感染的發生率。輪狀病毒具高度傳染性,通常經由糞口途徑傳播。署立台中醫院小兒科主任張莉幸表示,病毒存在於病童的糞便中,經由污染的飲水與食物、或不乾淨的手,再傳染給他人,稱為「糞口傳染」。但是病毒在乾燥的表面依舊可以生存,若是寶寶的手接觸到已受到污染的桌面或玩具,再將手放進嘴裡,仍可能受到感染,因此感染也可能發生在衛生條件良好的地方。據統計,全世界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輪狀病毒感染發生率相近,顯示環境的差異,例如:飲水、衛生習慣或環境清潔,並不會影響感染發生率。
 
 【謬誤2】只有小孩才會受到輪狀病毒感染?
 
 【澄清】因為成人感染後症狀並不明顯,年紀愈小的寶寶症狀愈嚴重。
 
 據統計,輪狀病毒在落後地區,每年約造成50萬名嬰幼兒死亡。張莉幸主任解釋,通常在台灣、日本、韓國及歐美等醫療科技進步的已開發國家,輪狀病毒很少造成嬰幼兒的死亡,但它卻常是5歲以下幼童,因急性腸胃炎而住院的最主要原因。
 
 年齡愈小的寶寶感染後症狀愈嚴重,若是成人感染到輪狀病毒,可能有一點噁心想吐、輕微腹瀉的情況,但是腹痛、腸胃炎的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張莉幸主任提醒家長,千萬別以為自己只是輕微腹瀉,若不小心傳染給寶寶時,他也只會有腹瀉的症狀。萬一不巧感染到輪狀病毒時,寶寶的症狀可能就是嚴重的急性腸胃炎。因此,寶寶即使沒出門,還是有被家中大人傳染的危機,提醒家長千萬別輕忽。
 
 【謬誤3】只要勤洗手就沒問題?
 
 【澄清】無法僅靠「勤洗手」來預防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像輪子一樣的外觀,它可怕的地方在於傳染力和生存力都很強,在手中可以存活數小時;在固體表面能夠撐好幾天;在人的糞便裡甚至長達一星期。張莉幸主任說,輪狀病毒是具高度傳染力之病毒,可以生存在物體(例如嬰幼兒的固齒器)上達數天之久。6個月∼3歲大的寶寶,都喜歡吃小手或是將玩具放入嘴巴,很容易不小心就把病毒吃進肚子裡,因而感染。即使是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及環境衛生,也最有效降低輪狀病毒感染發生率的方法。
 
 由於現在輪狀病毒還無藥可醫,只能使用支持療法,所以寶寶拉肚子,一拉就是1∼2個星期,更何況在未開發國家,幾乎是每分鐘就奪走1個寶寶的生命,爸媽千萬別輕忽。
 
 【謬誤4】寒冬才會發作?
 
 【澄清】輪狀病毒腸胃炎在溫帶國家,最常在秋冬發生,但在如台灣般的熱帶國家,則感染季節不明顯。
 
 在溫帶國家,感染輪狀病毒有個別名,稱為「冬季腹瀉」。輪狀病毒好發秋冬是過去的研究,可是病毒會隨環境而改變,台灣屬亞熱帶,四季如春,輪狀病毒在適應台灣環境後,不僅秋冬,春夏也出現不少感染案例。尤其集中於6∼24個月大的寶寶,年紀越小感染病毒狀況越嚴重。張莉幸主任表示,輪狀病毒的生存與否,跟溫度有關,在溫帶國家,因氣候四季明確,因此輪狀病毒的感染也具明顯季節性。台灣位屬亞熱帶,因此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輪狀病毒,只是病例在夏季明顯較冬季少。
 
 【謬誤5】一直腹瀉,就是感染輪狀病毒?
 
 【澄清】許多病症都會出腹瀉的狀況。
 
 張莉幸主任指出,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為下列4類:
 
 【病毒感染】寶寶在發牙時期,最常出現的舉動莫過於「吸吮手指」,同時寶寶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喜歡東摸摸西摸摸,看見東西就喜歡抓,甚至抓到東西就放進嘴裡咬。這些看似平常的小動作,卻隱藏著莫大的危機,往往細菌、病毒便趁機而入,引起寶寶腸胃的不適,造成腹瀉的現象。
 
 【飲食因素】有些寶寶會對部分食物產生過敏,也會出現腹瀉的狀況。
 
 【心理因素】當寶寶的情緒太緊張或不安時,也較容易引起腸道的蠕動加速,造成腹瀉。
 
 【疾病】少數寶寶有先天腸道營養吸收不良的狀況,也較容易產生腹瀉。另外,內分泌失調的疾病,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也會使腸道蠕動加快,造成腹瀉。
 
 【謬誤6】腹瀉會脫水,只要一直喝水就可以?
 
 【澄清】飲用過量的水,可能會造成水中毒。
 
 輪狀病毒感染多發生於2歲以下幼兒,張莉幸主任指出,主要症狀包括發燒、嘔吐、腹痛、腹瀉,半天內可能連續嘔吐3∼4次,或一天內腹瀉高達10∼20次,且便樣呈水狀帶酸味。嚴重時還會導致脫水、休克、抽搐等,需住院治療。
 
 多次腹瀉可能導致嚴重脫水,極可能造成休克死亡,曾有家長因為寶寶一直腹瀉,擔心他會脫水,就拼命給寶寶喝水,最後卻因水中毒而回天乏術。張莉幸主任表示,在補充水分的同時,也要注意電解質的平衡。但是也不建議家長讓寶寶飲用市售的運動飲料,因為在腹瀉期若以適當醣鈉比例(約2比1)的電解質液可促進腸細胞對水分及電解質的吸收至血液循環中。而運動飲料因其含糖量過高,會增加腸管內滲透壓的負擔;且其含鈉量甚低,可能引起低血鈉的電解質不平衡。一般運動飲料的糖與鈉,比例可高達10∼15比1,所以無法促使腸細胞發揮主動吸收的功能。
 
 【謬誤7】只要口服過疫苗,就不會被感染?
 
 【澄清】沒有任何疫苗是提供100%的保護力。
 
 目前輪狀疫苗有2種,分別為口服2劑及3劑。張莉幸主任表示,這2種疫苗的效果都達95%以上,以2劑疫苗為例,建議分別在寶寶2個月及4個月大時口服,便可再到達疾病高峰期的月齡前,及早給予寶寶保護。而目前輪狀病毒疫苗在上市初期,還是採用自費的方式。若是以接種時程及價錢來考慮,口服2劑疫苗,除了可以提早獲得適當的保護,價格上也較佔優勢。
 
 最後,張莉幸主任呼籲家長,千萬不要輕忽輪狀病毒疫苗,一般在寶寶6周大之後就可以進行口服疫苗,並且要在6∼8個月大(因疫苗藥廠而異)之前完成所有劑量,這樣才能夠讓寶寶,在罹患輪狀病毒的高峰期(6個月大到2歲)之前,就獲得絕佳的保護力,並可防止90%的住院,減少70%的症狀。藉由疫苗的接種,將大幅減少寶寶感染的機率。面對輪狀病毒,除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外,口服疫苗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2007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  |  
		|  |  
		| 
		※小叮嚀:投稿或引述文章內容請記得註明出處,以示尊重其著作財產權利,倘有疏漏之處也歡迎來信指教,謝謝。
		 |  
		| 
		  | 
		  | 投稿信箱 | 
		補充意見 |  
		|  |  
		|  |  
		| https://test.fixs3c.com
		
			門店升級雲端服務 →全門市 電子e化無紙作業系統← 適合*通訊行*醫美診所*實體門市 |  
		|  |  
		| 
		[推薦評價好店]-
		
		4C快修連鎖門市
		專業維修買賣 - 筆電 + 手機 + 電腦 + Iphone + Ipad
		
		
		新北汐止店
		 (02) 7751-9182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86巷22號
		汐止修手機.汐止修iphone.汐止修ipad.汐止修筆電.汐止修電腦
		
		
		新北板橋店
		 (02) 8257-3990
		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137巷10號
		板橋修手機.板橋修iphone.板橋修ipad.板橋修筆電.板橋修電腦
	
		
		桃園大溪店
		 0980-870882
		桃園市大溪區后尾巷1-2號
		大溪修手機.大溪修iphone.大溪修ipad.大溪修筆電.大溪修電腦
		
		
		台中市區店
		(04) 2201-1289
		台中市南區台中路140號
		台中修手機.台中修iphone.台中修ipad.台中修筆電.台中修電腦	
		
		 |  
		|  |  
		| 
		
		王師父專業牆壁切孔鑽孔引孔工程服務
		牆壁鑽孔切割,牆面引孔鑽孔,地板鑽孔切割
		
		
		台北鑽孔切割
		
		三重鑽孔切割
		
		新莊鑽孔切割
			
		板橋鑽孔切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