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重生 漫漫長路
台灣器官移植最大的困境是捐贈來源不足,雖然目前已開放五等親活體捐贈肝、腎,但仍有許多病人撐不過漫長等待,撒手人寰。
以換腎為例,目前台灣有6000多人在等待換腎,但平均每年只有160多人能如願,很多病人因此選擇到中國大陸做手術,風險難料。
肺臟移植小組召集人李元麒醫師去國外醫院參訪時,發現國外因為捐贈器官的人多,病人不用等太久就能移植,所以術後照顧比較容易,病人預後也好;但台灣的病人往往等到病情惡化、已接上呼吸器或體外維生系統,還不一定等得到,就算等到捐贈,預後也不理想。
國人有「全屍」觀念,是捐贈器官風氣不盛的原因。此外,醫師的觀念也是關鍵,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認為。
當他跟病人家屬談捐贈器官,約有一半的家屬願意捐,有時反倒是醫生沒辦法面對死亡,認為病人死亡代表醫療失敗,「已經腦死了還要『全力搶救』,」救到最後病人不成人形,器官也沒辦法捐。
為病人創造生機
腎臟移植小組主治醫師蔡孟昆看法相同。他認為,台灣的死亡教育、臨終關懷都還處於原始階段,有待努力。「當病人實在救不回來,家屬和醫生應該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怎樣做對他傷害最小?讓他保持尊嚴?」
器官捐贈有限是難以改變的事實,但移植團隊還是要用不同方法為病人創造生機。
過去腎臟移植都是由血型相容的捐贈者提供腎臟,所以不時會出現有人想捐贈器官,卻找不到合適受贈者,或病人家屬想捐贈器官,但因為血型與病人不相容而難以如願的困境。
如果親人血型不相容而要捐腎,傳統手術受贈者必須切除脾臟,以減少排斥,但要面臨手術與感染風險。
2006年,台大醫院完成台灣首例「免切除脾臟的血型不相容腎移植」。受贈者先服用降低脾臟免疫力的藥物,再接受4次血漿置換,降低血液中的抗體,終於成功換腎。
肝腎移植小組召集人李伯皇醫師指出,他們也準備做肝臟的血型不相容移植,不過長遠來講,肝臟移植的合併症比較多,需要更慎重。
腎臟移植小組也開台灣首例,用後腹腔鏡從捐贈者體內取腎,引起的組織損傷比一般腹腔鏡更小。
肝、腎移植目前都已開放親屬捐贈,肺臟移植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衛生署已同意台大醫院進行活體換肺手術人體實驗。
肺臟移植團隊召集人李元麒醫師指出,活體換肺是從捐贈者的兩位親人中,各取一片肺葉植入病人體內,由於牽涉三個人,而且捐贈者的肺功能可能稍微受損,因此需要非常謹慎。
移植團隊善用「幫手」來提升手術成功率,也給病患更多生機。
李元麒指出,台大醫院移植肺臟的病例能佔全台灣的一半,體外維生系統(ECMO,俗稱葉克膜)扮演重要角色。移植手術後,新肺因為缺氧時間過長、術中失血等原因,往往無法馬上發揮功能,這時用體外維生系統取代大部份肺臟功能,可以幫助病人度過危險期,等新肺恢復功能,再移除體外維生系統。
2006年,肺臟移植小組並完成全台首例在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輔助下移植雙肺的手術,減少了傳統的低溫體外循環系統容易引起術後出血的缺點,降低手術風險。
心臟移植小組也遇過多例經心肺復甦術急救或者病況危急的病人,醫師先用心臟輔助器做橋樑,維持生命跡象穩定,再做移植,成績也不錯。
細胞移植新希望
李伯皇說,移植團隊的目標是「每個器官都能換」,目前胰臟移植手術已成熟,小腸移植也在努力。
除了實體器官移植,細胞移植是另一個希望。李伯皇指出,現在台大醫院在做萃取胰島細胞的動物實驗,如果未來能應用到人體,將捐贈者的胰島細胞移植到糖尿病患身上,可以幫助胰臟發揮功能,手術又比實體胰臟手術小,風險降低。
台大醫院也做了用移植幹細胞改善肝衰竭的動物實驗,還有待更多人體實驗。
器官移植與免疫學密切相關,器官移植後會排斥,就是因為免疫功能的作用。台大醫院已設立臨床免疫核心實驗室,研究涵蓋移植免疫學、風濕過敏、氣喘、腫瘤免疫等四個領域。
幾位醫師都表示,台灣的器官移植手術已有國際水準。王水深醫師指出,以台大醫院的心臟移植來說,手術死亡率(手術一個月內)約為4%、四年存活率達92%,約與國外相當。
不過,李伯皇並不認為每家醫院都需要發展器官移植。國外的器官移植多半集中在幾家大型醫學中心,才能讓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最大用處。他指出,台灣器官捐贈來源少,如果每家醫院都做,但都只有零星幾例,醫師很難累積經驗,「這樣醫療品質恐怕有問題,對病人不見得是好事。如果手術做得不好,坦白說是浪費資源。」
李伯皇認為,與其爭相投入器官移植,不如各自發展特色,「單科醫院也可以做得很好。畢竟提升醫療品質比較重要。」
康健雜誌105期 找對醫生看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