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1971)他指出在工廠中上級應針對員工的實際行為進行獎勵,而不是跟據視察的結果,員工的行為可以經由如此精確的掌握得以控制;透過環境的設計可以來控制個體的行為。雖然有人認為有必要用「控制」的概念嗎?但 Skinner 認為他喜歡這個詞因為它簡單扼要可以一目了然。
而如何控制, Skinner 相信是透過「functional analysis」即「an analysis of behavior in terms of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一般心理學家用的是所謂自變項與依變項,而 Skinner 的分析僅止於這兩個變項的關聯性,而非進一步的解釋為什麼造成這樣的關聯。假設我們得到的資料發現愈 aggressive 者傾向愈聰明,我們只能用 aggressive 來預測而無法去解釋為什麼。
談到行為是由先前的事件所誘發的大家還都同意,但講到不應談個體內在的歷程,有些人就開始叫了。但為了要瞭解 Skinner 的立場,我們先來看看他怎麼說,他舉了一個「飢餓」的日子,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找都西吃是因為我們餓了,但他老先生說是我們把所有找東西吃的行為統稱為「飢餓 being hungry」,他舉了另一個例子「打棒球」我們就不會認為投手牽制一壘的原因是因為他「打棒球」,這不是很可笑嗎?
通常一般人會用兩種方式來解釋內在動機,一個聽起來像「我們裡面往了另一個metaphysical person 在控制我們的行為」用心靈觀點來說明行為而完全忽視了外界事件的影響是種誤導且不負責任的;就好像我們認為有某種人為力量在控制太陽的所以它會運行,但我們現在手中只有它是自己在走的證據。
另一個說它是一種「生理機制」這也是把個體與先前的事件完全分開。 Skinner 並沒有完全反對所謂的「心理或內在歷程 Psychological or inner event 」並視同如對行為發生影響的先前事件( p.645, 647);在強烈的堅持有多少證據才說多少話的科學傲骨下,他老人家就不懂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個體視為一個 unopened but not empty box 來看,並認為行為終究可以透過對上述兩者的的操弄而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