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時膝蓋保持彈性而不僵硬,腳跟先著地。
為了健康要多運動,但對老人家來說,跑步太喘,打球太累,舉重又太沈重,唯有走路最簡單、也最可行。
走路人人都會,但要走出健康,可就是門大學問。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黃薰隆認為,一般走路的運動強度並不夠,即便走多了,對健康的幫助也有限。同樣是走路,他建議應採動作較快的健走,走出汗水,也走出健康。
黃薰隆說,健走屬於有氧運動,長時間走下來,氧氣會進入體內,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帶走附著在血管壁的中性脂肪及膽固醇。根據臨床觀察,健走可強化心臟肌肉,強化血管彈性並燃燒脂肪,可說好處多多。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簡文仁不久前也迷上健走,他說,「快步走、多蔬果及少發火」是他的健身養生法。
田徑女傑紀政發起「百萬聚樂步」,簡文仁就將紀政送的計步器別在腰際,早上出門前先歸零,然後再從家裡走到工作場所,以日行萬步為目標。如果白天走得不夠,晚上回家後,再到居家附近的公園走走,以補足「差額」。
黃薰隆表示,健走和一般走路不一樣,必須符合「上3下3」的原則。「上3」指的是上半身的3個動作要領,分別是1、手肘彎曲約90度,手臂擺動,間接加快腳步;2、手臂前擺不過胸,拳頭後擺在腰側;3、身體向上拉高,不因加速而彎腰。
「下3」是下半身3個動作要領,分別是:1、腳跟先著地,腳步要輕盈;2、膝蓋保持彈性,但不要刻意彎曲;3、快步走,而不是大步走。
黃薰隆強調,為了健康,老人家每天應健走30分鐘以上。理想的強度則是健走時心跳達每分鐘120下左右,雖有點喘,但仍可和人交談。如果覺得身體不適,就應停止,並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千萬別逞強。
簡文仁的要求就沒那麼高,他認為老人家的體能已明顯下滑,不必太拘泥於健走的型式,可快步走,可跨步走,也可散步走,歡喜就好。如果那天精神狀況好,體能不錯,可採健走式的快步走,依照「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際」的口訣,每分鐘快走140步。如此快走30分鐘下來,可增強下肢肌力,強化心肺功能。
如果當天體能較差,或是心情低落,選擇跨步走或散步走就行,想怎麼走,就怎麼走,反正有走有運動,總比窩在家裡想東想西好。
健走1小時 約消耗126大卡
健走已逐漸成為台北的「市民運動」,主要是健走不限年齡,不限場地,隨時隨地都可走上一段,可說方便多多。
為了推動健走,台北市衛生局喊出「健走123,方便又健康」的口號。「123」指的是健走強度,如果只為一般健康維護,1周走2次,每次走30分鐘即可;如果想達到積極健康促進的目的,應該1天走2次,每次走30分鐘。
健走所消耗的能量,是每小時每公斤體重2.1大卡,若以一名體重60公斤的人來說,健走1小時下來,可消耗126大卡的熱量,大概是近半碗飯的熱量。
和其他運動相比,健走消耗的熱量並不算高。打羽毛球消耗熱量是每小時每公斤體重6.9大卡,跳繩10大卡,游泳10.9大卡,高爾夫4.5大卡,自行車7.8大卡,桌球4大卡,慢跑7.5大卡。
食物熱量通常以白飯一碗284大卡為基準,土司一片150大卡,香腸一條320大卡,牛肉麵一碗460大卡,炒飯一盤550大卡,菠蘿麵包一個334大卡,燒餅油條一套415大卡,漢堡一個225大卡,可樂一罐136大卡,西瓜一片40大卡,蘋果一顆60大卡。要消耗一個大漢堡,女性得健走兩個多小時,頗為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