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痛風患者聞「豆」色變,是豆漿,豆干、豆腐等豆製品都不敢碰,但衛生署新編「臨床營養工作手冊」,已把痛風患者最害怕的黃豆改列中普林食物。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楊淑惠說,根據衛生署新版本普林含量食物選擇表,豆類食物裡,只有納豆算是高普林食物,其餘不管黃豆、豆腐、紅豆、帶筴毛豆或味噌,都算是中普林食物;至於肉類裡的雞腿、雞胸內,以及章魚,則從中普林食物提升為高普林食物。
她說,黃豆普林含量雖然高,但所含有的普林種類跟肉類不一樣,比較優質。至於豆腐、豆漿,楊淑惠說,研磨後會流失部分普林,加上水稀釋,非急性發病期可適量食用。
楊淑惠建議,不管是不是痛風發作期,高普林食物最好能免則免,至於中普林食物,除了乾豆類要少吃點外,其餘食物在沒發病時都可以適量食用,至於急性期發作期,則要多忍耐,除了低普林食物,其餘都不要吃。
除了留意飲食,楊淑惠跟衛生署都提醒,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每天要喝足3,000cc的水。碰到需要應酬的飯局,她說,可以在吃東西前喝一杯水,有助於尿酸排出,切記不可空腹喝酒。
痛風是一種有家族性遺傳的病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張棋楨建議,有家族史的人固然要少碰高普林食物,但最要緊的還是追蹤檢查血液裡的尿酸含量。
海鮮下肚 痛風半夜發作
李太太有一回赴歐洲旅遊,一大盤海鮮飯跟濃湯下肚,不料,半夜右腳大腳趾關節腫痛得厲害,讓她從睡夢中驚醒。
李太太以為是白天遊玩時不小心傷了腳,加上幾天後就消失無蹤,也沒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回痛到無法穿鞋行走,才知道事情大條了,她原來有痛風,而且竟在國外發作起來。
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在台灣,痛風盛行率為2.2%,男性罹病比率高,為3.3%,國內痛風人多達數十萬人。
病如其名,國泰醫院風濕科主任陳宏說,患者關節疼痛的位置會跟風一樣跑來跑去,遊走於全身多處關節。一旦痛得厲害,即使是風吹過都會覺得痛,因而取名「痛風」。
台北醫學大學風濕免疫科主任張棋楨說,高尿酸不等於痛風,但尿酸高到一定程度,有如鹽巴般的尿酸結晶會沈積在關節裡,積在那,就痛在那,但通常要好幾年才會發作。
儘管要經年累月才會發病,但張棋楨說,現在的痛風病患愈來愈年輕,有12、3歲的國中生,愛吃速食又不運動,胖到80多公斤,還沒成年就飽受痛風之苦。
「一旦每100cc血液尿酸值超過10毫克,單靠飲食控制,不易讓尿酸降回正常值。」醫師指出,飲食充其量只能減少尿酸含量1到2毫克,就算只喝白開水度日,人體還是會自行合成尿酸,若觀察三個月到半年,尿酸還是降不下來,患者又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就要考慮吃藥。
痛風到底有沒有季節性?陳宏說,秋冬之際氣溫變化,發病人數會比較多,但真正關鍵恐怕還是在尿酸濃度的變化,「不管是突升或陡降,都可能誘發」。
有些患者吃足了痛風的苦頭,擅自加倍吃藥,以為尿酸愈快回到正常值愈好,就怕痛風再發作,陳 宏說:「這是不對的,尿酸的穩定最重要,就算要降,也要慢慢降,才不會增加發作的機會」。
另外,由於肥胖也是痛風危險因子之一,有些痛風患者為改善病況痛下決心減肥,衛生署和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楊淑惠提醒,痛風急性發病期不宜驟然減肥,以免身體組織快速分解,釋出大量尿酸跟酮酸,讓病情惡化,痛得更厲害。不只如此,楊淑惠說,「就算非急性期也一樣,最好慢慢減」。
普林:尿酸是普林代謝的最終產物,食物中部分蛋白質經消化分解後產生「普林」,普林再經由肝臟代謝成「尿酸」,最後由腎臟將尿酸排出體外。
高普林食物(每100公克食物普林含量超過100毫克)
˙肉類:豬腦、豬腎、牛心、豬舌、牛肩胛肉、牛腿肉、雞翅、雞腿、雞胸、雞肝、雞胗、義大利香腸等。
˙魚類及其製品:沙丁魚、鯖魚、竹莢魚、鰹魚、鮪魚、鯛魚、秋刀魚、鱸魚、鮭魚、小魚乾、蚌類、魚卵、蟹、牡蠣、花枝、龍蝦、草蝦、劍蝦、章魚等。
˙豆類及其製品:納豆。
˙蔬菜類:乾香菇。
˙其他:肉汁、濃肉湯(汁)、雞精、酵母粉。
低普林食物(每100公克食物普林含量為0-9九毫克)
˙奶類及其製品:各種乳類及乳製品。
˙蛋類:雞蛋、鴨蛋及皮蛋。
˙魚類及其製品:鹹鮭魚卵。
˙五穀根莖類:糙米、胚牙米、白米、糯米、米粉、小麥、燕麥、地瓜、芋頭、馬鈴薯、麵粉等。
˙蔬菜:白菜、芥藍菜、雪裡紅、韭菜、高麗菜、苦瓜、絲瓜、洋蔥、番茄、青椒等大部分的蔬菜。
˙水果類:各式水果。
˙油脂類:各種植物、動物油跟核果類。
˙其他:蛋糕、餅乾、碳酸飲料、巧克力、布丁、咖啡等。
資料來源/衛生署臨床營養工作手冊
製表/記者陳惠惠
2008/03/0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