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肥厚性鼻炎定義:
由鼻孔內看到的一塊紅肉稱為下鼻甲(坊間常誤稱為鼻息肉),因下鼻甲肥厚而造成的鼻塞稱為肥厚性鼻炎,大都是起因於長期的刺激及發炎反應,使下鼻甲黏膜呈現永久性肥厚變化。下鼻甲長期肥大會喪失其正常擴張與收縮的能力,造成持續性的鼻塞、鼻刺激感及反覆流鼻水現象。
診斷與治療:
診斷可從患者之病史及鼻甲外形來確定,治療之選擇可考慮藥物或手術。藥物方面有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消腫劑,但對於長期鼻塞患者而言效果通常有限。
若鼻塞嚴重,而且經藥物治療無效,即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下鼻甲表面雷射燒灼術、下鼻甲黏膜下透熱療法、下鼻甲無線電波治療術及下鼻甲部分切除術,至於該選擇何種手術方式呢?耳鼻喉科專科醫師會視其病況,選擇最適合患者之手術方式。
二、鼻中膈彎曲定義:
兩鼻腔之間的分隔板稱為「鼻中膈」,前方為軟骨,後方為硬骨組成,對於鼻腔的生理功能及鼻部外形扮演重要的角色。除少數鼻中膈彎曲是因鼻外傷造成鼻中膈骨骨折或脫位外,大部分的彎曲是自然形成的。在頭骨發育過程中,鼻中膈骨的成長速度若大於四周的頭骨,就會迫使鼻中膈彎曲生長。鼻中膈過彎會使鼻腔狹窄造成鼻塞,彎曲的凹側邊會使下鼻甲代償性肥大,進而造成「肥厚性鼻炎」,彎曲過尖處容易流鼻血,彎曲凸處碰撞鼻黏膜會有三叉神經痛,鼻中膈過彎甚至阻塞了鼻竇開口也可能造成鼻竇炎。因鼻塞而長期用口呼吸,有可能形成慢性咽喉炎,會覺得喉嚨乾燥、不舒服。
診斷與治療:
診斷亦可從患者之鼻中膈外形來確定或施以鼻阻力計測試。鼻中膈其組成為軟骨及硬骨,所以鼻中膈彎曲無法用藥物治療,那麼一定要接受手術矯正嗎?單純鼻中膈彎曲若無症狀則不必理會,若有上述症狀可以「鼻中膈整型術」來治療,患者若合併有鼻中膈彎曲及慢性肥厚性鼻炎,可以「鼻中膈鼻道整型術」同時解決兩種鼻部疾病。
鼻中膈是分隔左右兩個鼻腔的分隔板,由三塊硬骨與一塊軟骨所組成,若鼻中膈往左右任一側凸出便稱為鼻中膈彎曲。鼻中膈彎曲絕大部分的形成是先天俱來,多是由於軟硬骨生長速度不同,導致硬軟骨交接處因推擠而向兩側突出。有些患者則是由於後天的一些原因如車禍、打架等外力撞擊而導致鼻中膈彎曲。
鼻中膈彎曲一定要治療嗎?答案是不一定。鼻中膈彎曲並不會影響鼻子的外觀,因此患者若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並不需要接受治療。一般而言,鼻中膈彎曲常造成的症狀為鼻塞、彎曲突起處的黏膜容易出血、頭痛...等等,但並非所有的鼻中膈彎曲患者都有症狀,因此只有”有症狀的鼻中膈彎曲患者”才需要接受治療。鼻中膈彎曲最常造成的症狀為鼻塞,由於鼻中膈彎曲,使得單側鼻腔氣流不順而更依賴對側吸氣,漸漸造成對側下鼻甲代償性肥大。下鼻甲長期肥大會喪失其正常擴張與收縮的能力,造成持續性的鼻塞、鼻刺激感及反覆流鼻水等現象,這就是所謂的慢性肥厚性鼻炎。若患者併有過敏性鼻炎,症狀會更惡化,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睡覺時打鼾甚至睡眠呼吸中止等症狀。
鼻中膈由骨頭所組成,打針吃藥不可能使彎曲的骨頭變直,故鼻中膈彎曲的矯正須經由手術—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才能達成。手術時醫師會將彎曲的鼻中膈加以矯正,若病患合併有慢性肥厚性鼻炎,會同時將過度肥厚的下鼻甲做部分切除。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可明顯改善病患的症狀且減少服藥的副作用,手術多以局部麻醉執行,時間約為30分鐘,於鼻孔內進行,外觀沒有任何疤痕,是十分安全有效的手術。唯一的缺點為術後需住院2天觀察傷口,較為麻煩。
總結來說,單純鼻中膈彎曲若無症狀不必理會,若有上述症狀可經由手術來治療,患者若合併有鼻中膈彎曲及慢性肥厚性鼻炎,”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是最根本有效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