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簡體
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 本篇主題:小兒麻痺後症候群物理治療原則
新增回覆
[quote]引用linda的文章: 最近在學校的物理治療周看了一部溫馨影片「溫泉(warm spring)」,描述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在39歲罹患小兒麻痺導致下肢癱瘓,原本因病失意而避居在鄉下的溫泉,最後卻能勇敢面對疾病,努力治療,終於贏得總統大選勝利的故事。 小兒麻痺學名為急性脊髓灰白質炎,早期小兒麻痺傳染主要因患者排泄物或口咽分泌物感染水源,或飲食前未消毒洗手所致,往往會造成肌肉無力或完全麻痺的現象。 美國在1910及1959年各有一次大流行,1955年沙克疫苗及1961年沙賓疫苗發明之後,疾病得到控制。台灣則在民國四、五十年曾經流行,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民國71年發生了一千多例感染,那時學校訓導主任緊急拿著疫苗沿著一整排教室發放,午休時間叫同學一個個張開嘴巴餵疫苗。 許多小兒麻痺患者可能對台北振興醫院的水療池並不陌生。我們以前實習時也常像影片中的物理治療師,帶著病患在水中練習走路,當病患在水療池中改善柔軟度,並利用水的浮力訓練增強肌力之後,回到地面練習走路時,也就更有信心了!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物理治療之後,部分小兒麻痺患者仍然有些肌肉力量無法恢復到正常程度,因此,他們會利用其他較好的肌肉或韌帶來代償,不用拐杖試圖走出接近「正常」的步態。 這樣的代償現象,在病患年輕時還好,但年齡增長,就可能有不正常的疼痛感或讓其他肌肉變得無力,甚至容易疲乏。這些症狀平均發生在病後35年,臨床上統稱為小兒麻痺後症候群。 物理治療師在處理小兒麻痺後症候群有四個原則,包括: 1.首先要減輕疼痛並找出疼痛原因。疼痛的發生可能是使用過度,也可能是輔具不合。所以,可先用冰敷或其他消炎方式先降低發炎程度;並讓病患有較高的休息頻率,減緩走路或活動速度。接著再檢查穿戴的輔具,協助病患找出省力的方法,以免肌肉太過勞累。 2.要找出受力過多的肌肉或關節。有些病患可能體重過重,必須減重以減少關節的負擔;有些病患則長期用不對稱的方式走路,可以適度提醒他們改善走路的步態。 3.若用提醒方式無法改善姿勢或步態,可以試著用外力或機械的方法來改善。例如教他運動或利用副木的力量改善姿勢或步態。 4.協助安全執行或促進日常生活功能。這包括協助他們正視新的診斷(小兒麻痺後症候群),以及做好心理的調適(可能需要用較大但較省力的拐杖)。 因此,我常提醒我的小兒麻痺病友,畢竟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體力上如果能夠保守一點,才能夠走更遠的路。 卓瓊鈺/成大物理治療系講師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