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腦科*心理*精神科資訊  本篇主題:「濫好人」 量力而為



 
上一篇[ 內分泌失調別輕忽 當心腦下垂體腺 ] 下一篇[ 我有個問題,想問一下 ]

    [分享]    「濫好人」 量力而為

    ada   發表於 2008/3/4 4:02:28



【聯合報╱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 曾有以下的經驗嗎?明明已經有約、工作滿檔或身體不舒服,卻在別人請求下,仍點頭幫忙,結果弄得自己心力交瘁,苦不堪言。若答案為「是」,而且老為此懊惱或發牢騷,為了健康著想,恐怕您得開始學習拒絕了。 John Townsend是美國加州知名的開業心理醫師,在他與友人合著的暢銷書「Boundaries」中提到,碰到拜託總是一味答應,而不善於說「NO」者,也就是俗稱的「濫好人」,之所以如此任勞任怨,主要是有所顧慮: 一、害怕拒絕會失去朋友,破壞社交關係,為維繫彼此情誼而不敢貿然推辭。 二、害怕拒絕會令對方生氣,引發無謂衝突發生,故寧可委曲求全,勉力為之。 三、害怕拒絕會傷害別人,導致對方自尊心受創,基於保護或同情才同意幫忙。 然而,人際界線、權責畫分若切割不清,凡事都照單全收,反而會讓求助者習以為常,甚至因胃口養大而予取予求,造成個人陷入麻煩纏身的惡性循環,當然既有工作、家庭生活也會在不時的外務干擾下變得混亂失序。 更重要的是,壓抑內心真實想法或感受去取悅、討好別人,無形中會承擔過多壓力,不僅事後容易出現憂鬱、焦慮、憤怒等負向情緒,長期下來也會產生耗竭現象,生理機能受到影響。 可能有人會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許多事情難以盡如人意,根本推不掉。 若在評估利害得失後,您還是決定伸出援手,仍應量力而為,且請對自己的付出賦予正向意義,多往好處想, 例如可擴展人脈、增長見聞、累積經驗、促進感情等。正所謂「甘願做,歡喜受」,愉快接受,樂觀以對,才不至於事情沒辦好,最後積怨成疾。 2008/03/04 聯合報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ada  回覆於  2008/3/4 4:04:41



如何不再當「濫好人」 【聯合報╱柯俊銘】 1.慎思明辨:面對請託,切勿太快就允諾,應先檢視時間、體力或能力能否配合,特別是要去傾聽心聲,確認自己有無意願,待妥善考量後再做決定。 2.調整心態:拒絕並非自私或不給面子的表現,是個人選擇權利,也是給予對方另尋其他解決方法的機會,毋須愧疚或有罪惡感,徒增無謂困擾。 3.實話實說:拒絕時儘量開誠布公,坦述無法協助的理由,讓對方知難而退,不要編造藉口。畢竟謊話一旦被拆穿,不僅自己處境尷尬,也很傷感情。 4.態度委婉:有些人的邀約是出於好心,直接表示拒絕難免會覺得不好意思,可以在拒絕的同時,也讚美對方的努力、善意,透過肯定穩固雙方友誼。 5.提供建議:當下雖愛莫能助,但可以根據以往經驗給予意見,幫忙想點子,或分享相關資訊,例如推薦合適的人選,相信即使被拒絕,對方也充滿感激。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1  頁    目前  1      前往:  輸入數字按Enter

王師父專業牆壁切孔鑽孔引孔工程服務
台北鑽孔切割 三重鑽孔切割
板橋鑽孔切割 新莊鑽孔切割
牆壁鑽孔切割,牆面引孔鑽孔,地板鑽孔切割

[推薦評價好店] - 4C快修連鎖門市 專業維修買賣-筆電+手機+電腦+Iphone+Ipad
新北汐止店 (02) 7751-9182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86巷22號
新北板橋店 (02) 8257-3990
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137巷10號
桃園大溪店 (03) 387-4353
桃園市大溪區中華路210號
台中市區店 (04) 2201-1289
台中市中區台中路140號


   台灣醫療論壇 回頂端
自適應網頁範本


連結優良資訊入口網 本站入圍衛生署95年度優良健康資訊網站 台灣醫療網 © 2006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IE5.0以上之瀏覽器 解析1024*768 以達最佳瀏覽效果* 全站依內容分級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