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醫事*藥品討論版  本篇主題:三維動態影像模式 關節病變抓得住



 
上一篇[ 醫師:生育可減少罹患婦癌機率 ] 下一篇[ 淋巴癌看走眼?躲腸道不易診斷 ]

    [分享]    三維動態影像模式 關節病變抓得住

    may   發表於 2007/9/28 0:09:20



幾乎每個人都曾碰過閃了腰、扭傷腳踝或落枕的意外傷害,但不管接受傳統觸診,或是精密的電腦斷層掃描及核磁共振掃描,頂多只能從觸摸經驗或平面影像中看出些許端倪,無法全盤掌握狀況。台大醫學院醫學工程研究所花了5年時間研發出來的三維動態模式,可透視關節內部的活動情形,讓醫師輕鬆且正確地診斷病情,可望成為未來診斷關節病變及評估療效的利器。 關節是維持正常運動的重要器官,一旦關節出現問題,所有運動均受影響,健康就走下坡。然而,部分關節病變並不易察覺,往往在走路、上下樓梯或搬重物時,關節才感到不適,而站著不動、坐著或躺下時,這些症狀又不見了,讓人抓不到頭緒。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醫界近來不斷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掃描等精密儀器來診斷,但二度空間的平面影像,有時難以窺知關節內的病變,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台大醫學工程研究所教授呂東武的研究團隊在國科會支持下,成功研發出可以透視關節內部的三維動態影像模式,一舉解決多年來的問題,今天對外公布研究成果。 呂東武表示,這套動態模式的操作其實很簡單,首先針對病患的關節病變部位,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接著再做一次動態的X光影像檢查。然後以X光影像檢查的影像為背景,再以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為前景,不斷旋轉調整,最後兩組影像會精確契合,得到三維空間動態的關節活動影像。其精準度可達上下左右平移不超過1釐米的地步,領先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內的諸多國際一流研究團隊。 呂東武說,如果把身體看做一部龐大的機器,關節內部結構無疑是一根根小小的螺絲釘,有了這套關節三維動態影像模式的新技術後,我們可以輕鬆找到那根鬆動的螺絲釘,只要透過治療及復健將它鎖緊,身體這部龐大機器就能繼續運作下去。 2007/09/27 聯合晚報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目前尚無回覆...

王師父專業牆壁切孔鑽孔引孔工程服務
台北鑽孔切割 三重鑽孔切割
板橋鑽孔切割 新莊鑽孔切割
牆壁鑽孔切割,牆面引孔鑽孔,地板鑽孔切割

[推薦評價好店] - 4C快修連鎖門市 專業維修買賣-筆電+手機+電腦+Iphone+Ipad
新北汐止店 (02) 7751-9182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86巷22號
新北板橋店 (02) 8257-3990
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137巷10號
桃園大溪店 (03) 387-4353
桃園市大溪區中華路210號
台中市區店 (04) 2201-1289
台中市中區台中路140號


   台灣醫療論壇 回頂端
自適應網頁範本


連結優良資訊入口網 本站入圍衛生署95年度優良健康資訊網站 台灣醫療網 © 2006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IE5.0以上之瀏覽器 解析1024*768 以達最佳瀏覽效果* 全站依內容分級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