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腦科*心理*精神科資訊  本篇主題:腦辨物 先輪廓、次色澤、再明暗



 
上一篇[ 笑的力量 ] 下一篇[ 喪偶 生活壓力第一痛 ]

    [分享]    腦辨物 先輪廓、次色澤、再明暗

    pinky   發表於 2007/9/6 0:08:18



人類如何清楚辨識物體及影像?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洪洲伯以貓進行實驗,發現大腦在辨識物體時是先辨識輪廓,再辨識色澤和明亮度。 這項重大發現,刊載於九月出刊的「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roscience)期刊。陽明大學研發長、腦科學研究所長郭博昭表示,這項研究為未來開發人工視覺提供重要基礎,如果進一步開發能讀取和寫入神經編碼的微晶片,或許能為失明或其他腦傷患者提供治療方法。 洪洲伯表示,動物視覺系統最獨特的地方是可以在不同的視角和光線下,靠著眼睛僅瞥見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時間,就辨識物體的存在。以王建民投球為例,打擊手必須立刻判斷它是直球或是下沈球,不致揮棒落空,此一瞬間的反應全由腦內數千億個神經元活動的編碼來控制。 神經元如何溝通,進而判斷物體?過去在科學界一直無法充分了解,但洪洲伯做到了。他以活動靈敏的貓當實驗對象,在貓的腦部接上細如髮絲的探針,再讓牠們看不同明暗度的簡單圖片,並記錄其神經元對視覺刺激的反應。 結果發現,當貓在觀看單一物體時,會激發牠的視覺神經元活化,並引發周邊神經元繼續活化,而且傳遞的訊號會呈現三倍增強作用,彼此交叉形成辨識物體的神經密碼,尤其是兩個神經元彼此活化的秒差只間隔千分之一秒。 洪洲伯說,人類在看到物體的那一刻,眼睛視神經將訊息傳遞到大腦背後枕葉,先對物體進行一般性掃描,辨識輪廓及表面,然後再傳到下顳葉皮質。此區域負責辨識物體的色澤、明亮度及構成立體視覺,就是靠大腦之間複雜的運算。 洪洲伯下一步打算以台灣獼猴進行更精密的腦神經研究。 洪洲伯看人腦 上帝的傑作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洪洲伯,昨天發表動物大腦辨識物體的方法。圖為洪洲伯拿著猴子大腦模型,模擬實驗的操作過程。 今年卅四歲的洪洲伯,是陽明大學腦神經科學研究所去年加入的生力軍,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說,洪洲伯在神經科學的研究實力,在全球很突出,要不是該校爭取到教育部上千萬元的經費,恐無法延攬他回國。 洪洲伯七歲時,因父親赴美攻讀博士,全家因此移民美國,所以中文不太靈光,現在還在努力學中文。 洪洲伯大學讀加州理工學院,又取得耶魯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再到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何以想鑽研神經科學?他表示,以前對飛機研究很有興趣,後來覺得飛機未來可以突破的地方不多,所以轉而鑽研神經科學,從事最尖端的大腦視覺神經元的讀取及輸出的研究。 越深入鑽研腦的功能,讓洪洲伯越感到造物主的神奇。他表示,其實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不是電腦,而是人腦。他說,「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傑作,千萬不要妄自菲薄」。 2007/09/05 聯合報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目前尚無回覆...

王師父專業牆壁切孔鑽孔引孔工程服務
台北鑽孔切割 三重鑽孔切割
板橋鑽孔切割 新莊鑽孔切割
牆壁鑽孔切割,牆面引孔鑽孔,地板鑽孔切割

[推薦評價好店] - 4C快修連鎖門市 專業維修買賣-筆電+手機+電腦+Iphone+Ipad
新北汐止店 (02) 7751-9182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86巷22號
新北板橋店 (02) 8257-3990
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137巷10號
桃園大溪店 (03) 387-4353
桃園市大溪區中華路210號
台中市區店 (04) 2201-1289
台中市中區台中路140號


   台灣醫療論壇 回頂端
自適應網頁範本


連結優良資訊入口網 本站入圍衛生署95年度優良健康資訊網站 台灣醫療網 © 2006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IE5.0以上之瀏覽器 解析1024*768 以達最佳瀏覽效果* 全站依內容分級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