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重大特殊疾病區  本篇主題:胰臟癌



 
上一篇[ 皮膚癌 ] 下一篇[ 子宮頸癌 ]

    [分享]    胰臟癌

    linda   發表於 2007/7/5 2:02:32



胰臟是長形扁平的腺體,長約 12公分,厚約 2.5公分,位於左上腹部的後腹腔內。連接在十二指腸的頭部,體部靠近左側脾臟的尾部。其功能為分泌消化性酵素,幫助消化,重要的是胰島素的分泌與血糖的調節有關。胰臟癌指的是來自胰管上皮細胞的腺癌。 據流行病學研究,在歐美胰臟癌發生率甚高,每十萬人人口,約有十人的發病率。台灣每年因此癌死亡人數亦達 700人。性別方面,男性較女性好發,約為 1.5倍。發生的年齡通常介於 60-65歲之間。吸菸、喝酒、飲食太油膩與胰臟癌關係至鉅,癮君子罹患此癌的高於常人 2-3倍。 原 因 曾經受部份胃切除、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的患者,較易罹患。而胰臟癌本身也可能造成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三者關係密切。相反的,有過敏性疾病史的人,包括氣喘病等似乎具有保護作用,比較不易罹患胰臟癌。扁桃腺切除者,患胰臟癌的機會也少。這些可能表示免疫在胰臟癌的發生具有關連。 症 狀 胰臟部位深藏,腫瘤勢必到相當大程度才會出現症狀。常見的症狀為上腹疼痛、黃疸、體重銳減及糞便呈灰白色為胰臟癌典型病徵,次為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疲倦及發燒等。腹痛比背痛更常見,持續數月。其痛的特點與姿勢有關,平躺或伸直脊柱時會加劇,因此患者痛時常使脊柱彎曲,整個身體呈屈縮狀。黃疸是因胰臟頭部的癌症壓迫總膽管所造成。體部或尾部袛有少數會有黃疸,這也可能要懷疑已轉移至肝臟所致。 診 斷 胰臟癌之半數患者會出現黃疸,利用超音波可判定是否阻塞所引起的。但超音波的缺點是無法與其他腫塊像慢性胰臟炎作鑑別診斷。其穿透常受患者本身之肥胖、腸氣或腹水等影響,無法獲得高品質影像。 胰臟癌每當診斷出來,多已無法切除治療。因此吾人努力重點希望血清,期能早期偵測到這些病患,以利治療。 治 療 胰臟癌的治療,不外為外科手術治療、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三種。療效以外科切除較佳,五活率 30%以上。不幸的是,可切除的病例不到 20%。無法切除的病人,則視症狀有時需作緩解手術,除了手術儘量切除病變外,也可施以放射及化學合併輔助治療,以提高治療率。 預後與展望 胰臟癌的預後非常差。未治療者的壽命平均為三、四個月,接受切除治療者可達十二個月以上,五年存活率不到 3%以上。欲改善其預後及早日發現,須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應積極發展更可靠的血清指標,同時對高危險群的患者包括年達 60歲以上、吸菸及新近發生糖尿病者,均應進行篩檢,期能早作診斷。 預防之道,仍不外不吸菸、少喝酒、輕油膩及多吃蔬菜水果。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linda  回覆於  2007/7/5 2:34:58



胰臟癌的死亡率已達到每十萬人口中有4.07人死於胰臟癌,也已擠入十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十位。 胰臟的構造與功能 胰臟為一扁平長形的腺體,長約20公分,寬約2公分,重約80公克。位於左上腹部的後腹膜腔,在胃的後面,與十二指腸連接。可分三部份:頭部、體部及尾部。頭部指的是靠近十二指腸的部份;中央的位置是體部;尾部為尖細形的末端部份。 胰臟同時具有外分泌腺体及內分泌組織。主要的功能為:外分泌腺体可分泌消化性酵素,幫助進行醣類、蛋白質、脂肪的消化作用;內分泌組織又叫胰島,可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的分泌,而胰島素則與血糖的調節代謝有關。 胰臟癌的型態及成因 約90%的胰臟癌為腺癌,源自胰臟的外分泌腺體,這種腺體會分泌胰消化酵素來幫助消化。胰臟癌主要長在胰臟頭部,佔60%,體部約15%,5%在尾部,其餘的20%則可能侵犯整個胰臟。在胰臟的癌細胞可以直接侵犯 (或經由淋巴轉移到)周圍的組織如:胃、小腸、十二指腸、膽管、脾臟、大腸、等,也可經由血管或淋巴轉移到肝臟及肺部等。 高危險群的病人 胰臟癌發生的年齡通常較大,通常在60歲以上。男性居多。吸菸者比不吸菸者有2至3倍的機會罹患胰臟癌。喝酒與胰臟癌的發生有關。飲食中攝取肉類或脂肪比例偏高者。糖尿病的病人,長年接觸化學藥品(石油產品或各種化學溶劑者),容易發生胰臟癌。 症狀 胰臟癌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上腹疼痛,右上腹疼痛表示病變可能在胰臟頭部,左上腹疼痛表示病變可能在胰臟尾部。一半以上的病人會發生嚴重的黃疸,食慾不好與急速的體重減輕,皮膚變黃,茶色尿液,皮膚癢,這是因為腫瘤壓迫總膽管亦或癌細胞侵犯到肝臟所造成,當胰臟癌逐漸變大,會阻塞膽管,阻塞膽汁的流出,因此大便沒有黃的顏色,而變成灰白色。其他常見的還包括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疲倦等。 診斷 除了上述的症狀可以提供診斷的參考外,還需做身體檢查及了解病人的詳細病史。其相關的檢查包括: 抽血檢驗:有些病人會有貧血的現象,血清澱粉脢(Amylase)及鹼性磷酸脢(ALK-P)也會上升。 腫瘤標記:偵測胰臟癌的腫瘤標記有二:CEA及CA19-9。但此兩項檢查的特異性不高,目前多用於追蹤檢查的參考。 腹部超音波檢查:以超音波觀察腹部器官有無異常情形。 內視鏡逆行性膽囊膽管胰臟攝影(ERCP):這種檢查是把十二指腸內視鏡放到十二指腸的胰膽管共同開口處後,再經由一條導管,將照影劑打入膽胰管中,然後再做X光照影,以了解胰臟有無異常情形。 電腦斷層攝影(CT)、正子放射斷層攝影(PET)或核磁共振(MRI)檢查:檢查及觀察腫瘤本身及腫瘤與鄰近器官有無異常情形及相關的訊息。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1  頁    目前  1      前往:  輸入數字按Enter

王師父專業牆壁切孔鑽孔引孔工程服務
台北鑽孔切割 三重鑽孔切割
板橋鑽孔切割 新莊鑽孔切割
牆壁鑽孔切割,牆面引孔鑽孔,地板鑽孔切割

[推薦評價好店] - 4C快修連鎖門市 專業維修買賣-筆電+手機+電腦+Iphone+Ipad
新北汐止店 (02) 7751-9182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86巷22號
新北板橋店 (02) 8257-3990
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137巷10號
桃園大溪店 (03) 387-4353
桃園市大溪區中華路210號
台中市區店 (04) 2201-1289
台中市中區台中路140號


   台灣醫療論壇 回頂端
自適應網頁範本


連結優良資訊入口網 本站入圍衛生署95年度優良健康資訊網站 台灣醫療網 © 2006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IE5.0以上之瀏覽器 解析1024*768 以達最佳瀏覽效果* 全站依內容分級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