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腦科*心理*精神科資訊  本篇主題:校園及社區心理衛生



 
上一篇[ 青春期、成年期及壯年期之心理發展 ] 下一篇[ 尋求正確心理諮商管道 ]

    [分享]    校園及社區心理衛生

    jacky   發表於 2007/7/2 13:37:47



提昇個人的身體、心理健康是人類一直追求的目標與理想,維持與促進個人的身心健康更是每一個國民的義務與權利。在科技精進的今日,個人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間的密切相關已為人們所熟知;心理的健康與否對身體的健康有極大的影響,甚至足以擾亂社會的安寧與和諧。 由於科技的發達,在此高度工業化而強調社會分工的環境中,個人顯得相當渺小,因而產生許多心理問題如緊張、焦慮、空虛、憂鬱等,面對這樣的社會現象,強調人的價值與重要性的人文心理學開始被重視。因此社會文化、經濟變遷、價值觀念的不同,皆為心理衛生工作帶來新的影響。 翻開今日的報章雜誌,不免有許多觸目驚心的報導呈現眼前,讓人不禁感嘆地問道:「我們的社會難道真的病了嗎?」偷、搶、綁票、貪污、賣淫、飆車、殺人、縱火、吸毒、販毒、自殺、黑金、暴力事件不勝枚舉,而且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作姦犯科的人們平均年齡有日漸下降的顯示。雖然我們每年的國民所得、經濟貿易、外匯存款不斷地增加,國民的教育水準也提昇了,但是,國民的心理健康情形。似乎尚未跟上社會演化的速度,道德的淪喪、社會日趨功利、笑貧不笑娼的現象,使得社會病態層出不窮,因而更令人憂心忡忡。 所謂心理健康的人,應是樂觀進取、對自我和未來充滿信心的人。他能接受自己,也能接納別人,能與現實做有效的溝通,也能與現實做誠實的評估,不矯情、不自卑、不過份依賴「自我防衛機轉」,能將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視為學習的動力。他能獨立,不過份依賴文化環境,不盲目服從,不卑躬屈膝,不幸災樂禍,不怨天尤人,還能面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而不是逃避問題、掩耳盜鈴。校園及社區心理衛生工作,就是要在時代的亂流中,培養具有上述這些人格特質的人。 近年來,衛生署及教育部各單位對於心理衛生工作的推展十分重視。就社區心理衛生機構而言,可細分為教育機構與社會機構兩大類: 一、教育機構方面 教育機構衛生工作的推展部門指的是各級學校的輔導單位,其輔導工作內容包括衡鑑服務、資料服務、諮商服務、定向服務、安置服務、延續服務等。大致可分為預防性工作及治療性工作兩部份: 𡛼預防性心理衛生工作 琼教師研習活動:內容以個別諮商、團體諮商、個案研討、專題演講為主。包括由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承辦的「面對壓力¾身心健康研習會」、「教師工作壓力及身心工作坊」、「自殺防治研習工作坊」等。 鎇學生輔導:包括建立學生之基本資料、個別輔導、團體輔導、小團體輔導(如針對來自破碎家庭的學生、人際關係差的學生等)、成長團體、追蹤輔導、休閒生活輔導等。 琷心理測驗:包括個別與團體之各種性格測驗、智力、測驗等。 䒟家長輔導:家庭訪視、電話聯絡、媽媽成長團體、家長參觀教學日、母姊會、家長座談會、親職教育講座、家長晤談等。 𦷪專題演講。 䕑成立學生校外生活輔導委員會:由中等以上學校校長、警察局少年隊、少年輔導委員會、少年法庭、及交通局等單位推派代表組成,結合整體力量來推展各項校外生活輔導工作。 疃設立「輔導諮詢專線」。 㽣設立「台北地區特殊教育諮詢服務專線」:包括諮詢服務、評量服務、資源服務等。 𤳙給教師的在職教育:由教師研習中心所提供之輔導知能研習課程,提供教師進修,「教師諮詢專線」服務,提供有關學生輔導、親職教育、教學、行政、進修、及個人情緒等方面之諮詢服務。 𤴆辦理校外教學、育樂活動:學期中辦理校外教學,寒、暑假則辦理各種冬、夏令營或研習營,以拓展學生的生活領域、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及正確的生活、休閒態度。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jacky  回覆於  2007/7/2 13:38:06



校園及社區心理衛生(一) 校園及社區心理衛生 提昇個人的身體、心理健康是人類一直追求的目標與理想,維持與促進個人的身心健康更是每一個國民的義務與權利。在科技精進的今日,個人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間的密切相關已為人們所熟知;心理的健康與否對身體的健康有極大的影響,甚至足以擾亂社會的安寧與和諧。 由於科技的發達,在此高度工業化而強調社會分工的環境中,個人顯得相當渺小,因而產生許多心理問題如緊張、焦慮、空虛、憂鬱等,面對這樣的社會現象,強調人的價值與重要性的人文心理學開始被重視。因此社會文化、經濟變遷、價值觀念的不同,皆為心理衛生工作帶來新的影響。 翻開今日的報章雜誌,不免有許多觸目驚心的報導呈現眼前,讓人不禁感嘆地問道:「我們的社會難道真的病了嗎?」偷、搶、綁票、貪污、賣淫、飆車、殺人、縱火、吸毒、販毒、自殺、黑金、暴力事件不勝枚舉,而且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作姦犯科的人們平均年齡有日漸下降的顯示。雖然我們每年的國民所得、經濟貿易、外匯存款不斷地增加,國民的教育水準也提昇了,但是,國民的心理健康情形。似乎尚未跟上社會演化的速度,道德的淪喪、社會日趨功利、笑貧不笑娼的現象,使得社會病態層出不窮,因而更令人憂心忡忡。 所謂心理健康的人,應是樂觀進取、對自我和未來充滿信心的人。他能接受自己,也能接納別人,能與現實做有效的溝通,也能與現實做誠實的評估,不矯情、不自卑、不過份依賴「自我防衛機轉」,能將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視為學習的動力。他能獨立,不過份依賴文化環境,不盲目服從,不卑躬屈膝,不幸災樂禍,不怨天尤人,還能面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而不是逃避問題、掩耳盜鈴。校園及社區心理衛生工作,就是要在時代的亂流中,培養具有上述這些人格特質的人。 近年來,衛生署及教育部各單位對於心理衛生工作的推展十分重視。就社區心理衛生機構而言,可細分為教育機構與社會機構兩大類: 一、教育機構方面 教育機構衛生工作的推展部門指的是各級學校的輔導單位,其輔導工作內容包括衡鑑服務、資料服務、諮商服務、定向服務、安置服務、延續服務等。大致可分為預防性工作及治療性工作兩部份: 𡛼預防性心理衛生工作 琼教師研習活動:內容以個別諮商、團體諮商、個案研討、專題演講為主。包括由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承辦的「面對壓力¾身心健康研習會」、「教師工作壓力及身心工作坊」、「自殺防治研習工作坊」等。 鎇學生輔導:包括建立學生之基本資料、個別輔導、團體輔導、小團體輔導(如針對來自破碎家庭的學生、人際關係差的學生等)、成長團體、追蹤輔導、休閒生活輔導等。 琷心理測驗:包括個別與團體之各種性格測驗、智力、測驗等。 䒟家長輔導:家庭訪視、電話聯絡、媽媽成長團體、家長參觀教學日、母姊會、家長座談會、親職教育講座、家長晤談等。 𦷪專題演講。 䕑成立學生校外生活輔導委員會:由中等以上學校校長、警察局少年隊、少年輔導委員會、少年法庭、及交通局等單位推派代表組成,結合整體力量來推展各項校外生活輔導工作。 疃設立「輔導諮詢專線」。 㽣設立「台北地區特殊教育諮詢服務專線」:包括諮詢服務、評量服務、資源服務等。 𤳙給教師的在職教育:由教師研習中心所提供之輔導知能研習課程,提供教師進修,「教師諮詢專線」服務,提供有關學生輔導、親職教育、教學、行政、進修、及個人情緒等方面之諮詢服務。 𤴆辦理校外教學、育樂活動:學期中辦理校外教學,寒、暑假則辦理各種冬、夏令營或研習營,以拓展學生的生活領域、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及正確的生活、休閒態度。 心理講座:親職教育講座、心理健康座談會。 琷安親課業輔導。 䒟與士林地區學校輔導室合辦的輔導個案研討會、國中、國小、幼稚園等的心理衛生教育宣導活動、個案個別輔導、團體輔導和心理劇的帶領。 𦷪提供大專院校相關科系之實習。 䕑刊物的編著。 𥐥台北縣心理衛生中心 此中心的工作項目有: 琼調查該地區心理衛生需求-完成台北縣暨台灣地區心理衛生指標之建立。 鎇建立社區心理衛生資源檔案。 琷心理衛生相關人員的訓練:彍台北縣國中、國小高層行政人員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鈫台北縣國中、國小心理衛生專題研討會;𤊄台北縣國中、國小心理衛生教育宣導;旔台北縣幼稚園心理衛生專題研討會;焩台北縣幼稚園心理衛生教育宣導;烄學校護士,衛生、行政、警政相關人員等之心理衛生教育宣導訓練。 䒟精神病患及其家屬心理衛生工作:協助各衛生所舉辦精神病患家屬座談會,希望能藉這些座談會來鼓勵病患及家屬團結起來,組成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為自己爭取權利。 𦷪心理健康巡迴講座。 䕑飆車族街頭傷人事件處理座談會。 疃媒體宣導。 㽣規劃整體社會資源。 𤳙高齡者心理衛生教育推廣。 𤴆心理諮商服務。 㽘電話諮詢服務。 畕暑期青少年團體:為提昇個案之家庭及學校適應能力,針對本中心諮商面談服務之青少年個案,舉辦暑期成長團體。 癳志工訓練與管理。 𪗆落實轉介系統。 除此之外,隨著社會經濟快速地成長,多數家庭的生計能力及條件提高,富裕的環境改變了生活的型態,休閒活動更受人們所重視。而培養正確的休閒觀念,對青少年有許多正面幫助,如滿足個人生理心理的需求、塑造健全人格、增進家庭、社會和諧、促進身心健康、增加社交能力、紓解壓力與情緒、獲得新知與能力、激發思考與創造、促進自我實現等。因此,近來在許多的住宅社區中,也自助式地組織了「袋鼠媽媽讀書會」、假日親子遊戲等不少的團體、休閒活動,提供家長和孩子共同從事家庭休閒活動。 結 語 一個健全的社會,光靠政府政令的推動是不夠的。讓人人能擁有健全身心發展的空間,是今日我們應努力的方向。目前校園及社區的心理衛生工作,所稟持的工作態度便是絲毫不放棄任何一種可能使我們的身心健全的工作。我們不但重視兒童、青少年此階段的身心發展狀況及服務,亦重視對為人父母者的再教育,指導其如何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如何處理父母自身的壓力調適、身心的整合、塑造健全的婚姻、家庭生活。使得家中每一個個體皆能樂觀進取,對自我和未來充滿信心,不再被緊張、焦慮、空虛、憂鬱所困擾。另一方面,在利用校園與社會資源前,輔助者應先慎思如何因應被輔助者的個別需要,到底該尋求哪些社會資源、該尋找哪些機構的援助,才能發揮高度的輔導效能,讓被輔助者重建身心健康的生命。 國軍北投醫院臨床心理師張莉英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1  頁    目前  1      前往:  輸入數字按Enter

王師父專業牆壁切孔鑽孔引孔工程服務
台北鑽孔切割 三重鑽孔切割
板橋鑽孔切割 新莊鑽孔切割
牆壁鑽孔切割,牆面引孔鑽孔,地板鑽孔切割

[推薦評價好店] - 4C快修連鎖門市 專業維修買賣-筆電+手機+電腦+Iphone+Ipad
新北汐止店 (02) 7751-9182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86巷22號
新北板橋店 (02) 8257-3990
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137巷10號
桃園大溪店 (03) 387-4353
桃園市大溪區中華路210號
台中市區店 (04) 2201-1289
台中市中區台中路140號


   台灣醫療論壇 回頂端
自適應網頁範本


連結優良資訊入口網 本站入圍衛生署95年度優良健康資訊網站 台灣醫療網 © 2006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IE5.0以上之瀏覽器 解析1024*768 以達最佳瀏覽效果* 全站依內容分級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