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傳染病討論版  本篇主題:禽流感



 
上一篇[ 痲瘋病 ] 下一篇[ 瘧疾 ]

    [分享]    禽流感

    linda   發表於 2007/7/1 7:42:47



禽流感顧名思義就是禽類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類的一種從呼吸系統到嚴重全身敗血症等多種症狀的傳染病,禽類在感染後死亡率很高。 禽流感的病徵及發病初期,都與一般流感類似,但發燒可高至41度,且較一般流感容易影響肝功能,也較易引致淋巴細胞減少及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病毒型式》 禽流感病毒一般有兩種型式,包括高病原性(highly pathogenic AI)如H5N1,另外一種形式是低病原性(low-pathogenic AI),如H5N2,而台灣南部地區所驗出的禽流感病毒都屬於低病原性的H5N2型病毒株。 其中高病原性禽流感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類,傳染性很強並會致死,該病毒的分離株也同樣具有高致病性,家禽在感染H5N1病毒後即使倖存下來也具有傳染性,至少在10天內病毒都會在家禽體內存活,通過排泄物等進一步感染其他家禽或候鳥,所以一旦發現疫情,通常會進行全面的撲殺。 禽流感的病原A型流感病毒能在雞胚、雞胚成纖維細胞中生長,大多不致死雞胚,能凝集多種動物的紅細胞,A型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種家禽和野禽,在家禽中以雞和火雞最易感,其次是雉雞和孔雀,鴨、鵝和鴿則較少感染。 《病毒特性》 根據WHO研究指出,禽流感病毒能長期存活在受感染的禽類糞便、水、紙巾中,且在低溫環境中存活時間更久,如在水中22℃可生存四天,0℃以下生存30天,在冷凍物體中更可無限期生存。 禽鳥感染後的症狀 人類感染後的症狀 • 雞冠呈紫色、羽毛凌亂 • 無毛處皮膚呈深青色帶紅色 • 食慾不振 • 產蛋力下降或停止下蛋 • 也有禽鳥感染後外觀沒有症狀 出現發燒、頭痛、咳嗽、呼吸困難,或是其他呼吸道症狀,肌肉酸痛、腹痛、腹瀉,少數可能引起腦炎。 禽流感是禽類間的流行性感冒,一旦爆發往往會造成大量禽類死亡,根據臨床研究顯示,感染禽流感臨床症狀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一般發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百分之百。 禽流感病發前並沒有明顯症狀,常常會突然爆發,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可不出現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所以讓人感覺禽類的死亡沒有預警,整個疫情也散發的十分快速。 人類患上禽流感後,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早期癥狀與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 另外,有些患者也會出現眼結膜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線還會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患者伴胸腔積液,但是大多數患者治癒後良好,病程短,恢復快,且不留後遺症,只有少數患者特別是年齡較大、治療過遲的患者病情會迅速發展成進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衰竭、敗血症休克及Reye綜合症等多種併發症而死亡。 但是禽流感在禽類所出現的症狀就與人類大不相同,感染禽流感的病雞體溫會升高、羽毛蓬鬆、雞冠發紺,有的腿會變紅,鼻分泌物增多、呼吸極度困難、甩頭、嚴重地可窒息死亡,若是蛋雞,產蛋率也會明顯降低許多。 但是因為流感在禽類所表現的症狀變化多端,從隱性至致死性感染,通常取決於受害的禽種、年齡、病毒、並發感染和環境因素等,有些野禽(水禽)如候鳥雖然感染了H5N1型病毒,卻沒有發病,因此而成為傳遞病毒的媒介。 一般若驗出禽流感,通常會儘快的將病死的禽類焚燒,另外位處同一個養殖場的禽類也會遭到撲殺的命運,以避免疫情持續擴大,若人類出現類似症狀,一定要儘快就醫,一旦被懷疑為H5N1病毒感染,應馬上住院隔離並報告疫情,防止病情惡化和傳染擴散。 國際間禽流感疫情不斷延燒, 是否讓您聞「雞」色變了呢? 切實遵守十「不」五「要」原則,禽流感不可怕! 十「不」 一、 「不」靠近、接觸及餵食候鳥及一般禽鳥。 二、 「不」至禽流感流行地區參觀禽鳥的養殖或展示,不私自攜帶禽鳥入境。 三、 「不」讓飼養之禽鳥與其它不同類飼養禽鳥(雞、鴨)、家畜(豬)混居。 四、 「不」將飼養之禽鳥(鴿類)野放。 五、 「不」購買來路不明之禽鳥肉品。 六、 「不」碰觸、販售、購買及攝食罹病禽鳥。 七、 「不」隨意棄置病死禽鳥。 八、 「不」自行宰殺禽鳥。 九、 「不」生食禽鳥類製品(包括蛋類及相關產品)。 十、 「不」去擁擠和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五「要」 一、 「要」勤洗手:接觸禽鳥肉類及排泄物後,應以肥皂清潔雙手。 二、 「要」打「人流感疫苗」。 三、 「要」熟食:禽流感病毒不耐熱,56℃加熱3 小時、60℃加熱30 分鐘、100℃加熱1 分鐘即可殺滅,故雞肉、雞蛋均應熟食。 四、 「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充足睡眠和休息、減少壓力。 五、 「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每天量體溫,若發燒,應戴口罩立即就醫。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目前尚無回覆...

王師父專業牆壁切孔鑽孔引孔工程服務
台北鑽孔切割 三重鑽孔切割
板橋鑽孔切割 新莊鑽孔切割
牆壁鑽孔切割,牆面引孔鑽孔,地板鑽孔切割

[推薦評價好店] - 4C快修連鎖門市 專業維修買賣-筆電+手機+電腦+Iphone+Ipad
新北汐止店 (02) 7751-9182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86巷22號
新北板橋店 (02) 8257-3990
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137巷10號
桃園大溪店 (03) 387-4353
桃園市大溪區中華路210號
台中市區店 (04) 2201-1289
台中市中區台中路140號


   台灣醫療論壇 回頂端
自適應網頁範本


連結優良資訊入口網 本站入圍衛生署95年度優良健康資訊網站 台灣醫療網 © 2006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IE5.0以上之瀏覽器 解析1024*768 以達最佳瀏覽效果* 全站依內容分級規定處理